超级机甲:源能觉醒 - 新版本资料库

【科普】面具人的前世今生

是他?

电影《佐罗的面具》海报

还是他?

1995古天乐版《神雕侠侣》

面具是他们形象必不可少的一个符号

他们也为面具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其实

面具文化是世界上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

它既是宗教、神灵、图腾的体现

也是现代造型、化妆、表演艺术的源头

史前时期

“面具”是古老信仰的载体

人们通过戴上面具改变脸部

改变自己的身份

与先祖的灵魂和部落的守护神不分彼此

大家虔诚地向天地祈福

仪式完成后

他们戴着面具,载歌载舞

新石器时代石制面具

人面形陶面具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青铜冶炼铸造业发达

出现众多铜制面具

铜纵目面具 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你看它极其突出的瞳孔还有硕大的耳朵

就好像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能够视通万里、耳听八方

《华阳国志·蜀志》曾记载蜀人先祖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或许这就是古蜀人对祖先的崇拜

铜兽面 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金制面具

一般依据死者面容用金皮捶拓而成

制作颇为精致

给人以权威与神圣之感

一般认为

这种金面造像代表社会最高层地位的人

他们手握生杀大权

并具有与神交流的特殊技能

玉覆面 现藏于荆州市博物馆

西周缀玉面罩 现收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戴金面具青铜人头像 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金面具 现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商周时期的傩仪中

出现了傩面具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驱鬼逐疫面具

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

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

然后敷彩上漆

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

2006年

傩面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面具

汉唐时期

面具称为“代面”

唐代的代面多用木头所作

几乎没有完整保留下来的

但是我们仍能从一些画作中窥知一二

唐时最有名的歌舞戏应是改编自史实的《兰陵王》

《兰陵王入阵曲》舞图

宋元时期

人们逐渐觉得代面过于厚重

不利于舞台表演

开始往脸上涂抹颜料来代替代面

我们现在称其为“涂面”

宋朝时戏曲已经有了素面和花面之分

生、旦扮相称为“素面”

净、丑角色称为“花面”

明清时期

明代戏剧的演出

已出现以脸上所涂白粉地位的大小

来作为行当之间的区别

清乾隆以后

空腔、汉调、秦腔、徽调等得到较大的发展

开始出现了以不同颜色、线条

勾绘不同人物面貌的化妆面谱(脸谱)

面谱(脸谱)

信息来源:老坑文化艺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